欢迎访问廉洁恩阳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2015版网站信息归档 > 理论热点 > 精辟观点

清明日·话清明

发布日期:2016-04-03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到了丙申年的清明时节。

  作为我国重要传统节日的清明节,得到全球华人的认同与重视。每年这个春光明媚的时候,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或扫墓祭祖,追思先人,或踏青郊游,享受大自然的清新和馈赠。

  “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的节日主题

  在中国的节日系统里,清明节是比较独特的。近世的清明节融合了历史上的寒食节、上巳节等节日内容,又是一个与“二十四节气”农事节令紧密结合的节日,这种节日与节气重叠在节俗史上并不多见。清明节的特殊意义在于,它既是一个追忆和祭奠先人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踏青游玩放飞心情、享受春天乐趣的节日,逝者与生者,哀伤与欢乐,一对人世间的悖论,在清明节得到了充分的协调和安排。

  概括清明节所蕴涵的文化意义,莫过于“追思先人,勿忘生者”这八个字,切莫小看了这简单的八个字,其实,所有的清明节俗活动的具体内容,都浓缩其间。各种祭奠扫墓、追思先贤、敬重祖先都属于前者;而伴随清明节日的所有大众性娱乐活动,包括拔河、放风筝和蹴鞠等,则属于后者,两者的结合,所形成的林林总总的节俗形式,大抵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传统,而且,就一般的情形而论,这些节俗形式,其缘起并不是来自官方的律令条文,而是人们自发形成的习俗事项。

  “祭祖拜宗,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

  千百年来,中国人向来有祭祖拜宗的传统,这是我们民族的美德。中国文明几千年绵延不绝,当然与这种“不忘本”、“不忘根”的民族特质有关。我们中国人称祖先为“先人”。“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郊特牲》);“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荀子·礼论》)。先人是家族血脉的传承者和开拓者。他们赋予了后辈的生命,同时也确定了后辈的血统。先祖,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都是至高无上的、需要恭敬和顶礼膜拜的。经典之作《诗经》中有很多有关祭祀祖先的诗歌,这些诗集中反映了子孙后代对祖先建功立业、开疆拓土、建设伟大国家巨大功绩的真诚崇拜,也表达了希望祖先护佑子孙后代、降福人世的真诚愿望。

  在日常生活中,倘若我们出现失误或者做错了事,总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老话,就是“愧对祖先”、“愧对先人”,可以明显体味出传统民俗对先人的敬重和感谢。历史上,寒食节本无扫墓风俗,西汉末年到魏晋时期的寒食节还只是一个单一性、地方性的民间节日,节俗活动也不够丰富,仅有禁火和寒食,流传区域集中在晋地。到南北朝时,其节俗活动开始出现了扫墓。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隋唐五代时期称寒食展墓。所谓“展墓”,就是省视坟墓。宋代大文豪司马光《辞坟》诗云:“十年一展墓,旬浃复东旋。”其过程大致是寒食节这一天,一家人或一族人一同到先祖坟地,然后致祭、添土、挂纸钱。因这项活动与千家万户的生老死葬休戚相关,因而在民间尤为看重。唐开元二十年,官方编修五礼时,特将寒食节上墓编入五礼之中的第一项吉礼中,使其永为恒式。此后,寒食节展墓名正言顺地成为官方认同倡导的拜扫礼节,也就正式加入了扫墓的内容。

  在春暖花开、万物萌发之时,就有“扫墓”之举。扫墓其实是一种仪式,它寄托了中国人重视亲情、慎终追远、敬重祖先的情感追求和价值关怀。

  “祭先烈、敬先贤、忆先人”的文明传承

  我国将清明节设立为法定假日,这对弘扬清明节文化传统意义重大。清明节是一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年年轮回,代代传承,因而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通过节日、聚会,风俗习惯的传承,进一步凝聚民族精神。扫墓、祭奠昭示着血脉的继承,使祖先与后代之间有了联系,尊祖敬宗、继志述事,为更好发扬清明节文化的积极意义,清明节应该成为“祭先烈”、“敬先贤”、“忆先人”的重要平台。

  “祭先烈”,就是生者对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民族英雄、革命志士的怀念与景仰。在清明节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革命精神,通过“祭先烈”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寄托对先烈们的无限哀思和深深敬意,表达后辈人继承先烈遗志、报效祖国的坚定决心。

  “敬先贤”,就是崇敬和追思那些曾经以自己的贤能、品德、才干为社会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文化名人等。 “先贤”是社会的良心和脊梁,怀念先贤,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深入推进荣辱观教育。

  “忆先人”,就是缅怀先人,祭祀祖先。天下之人皆有本源,每个公民各有祖先。正是一代又一代先人的艰难打拼,辛勤的开拓与奋斗,才成就了我们今天继续前行的起点。清明前后,一些地方公祭“人文初祖”,人们回家“扫墓上坟”,满足了海内外华夏赤子致敬先人的心愿,寄托了人们对先人的追思和怀念。缅怀先人,“祭之以礼”,寻根追远,既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文明的传承,更是对浩瀚历史的敬畏。

  今天我们怎么传承清明节文化?清明节起源于农耕社会,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传统的清明节文化主要依凭着民间乡土社会世代相传。当前,中国正在经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巨大转变,清明节的传承也在经受社会发展的考验。

  当前,最要紧的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把清明节中“祭祖拜宗,慎终追远”的文化情怀、精神内涵、民族特性发扬光大,关注、保护和宣扬那些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清明节相关的习俗以及民间艺术。

  清明节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通过节日、聚会、风俗习惯的传承,它凝聚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在新时期,继承清明节丰富的文化习俗,弘扬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疑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 仲富兰)

  链接:

  关于清明节的起源、风俗和诗词

  清明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即便从完整记载二十四节气的西汉《淮南子》算起,它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清明时间在阴历的三月,一般在公历四月四、五或六日,《逸周书·周月》说:“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经过了漫长的冬藏,也过了春寒料峭,正是万物生发、清洁明净之时,清明可谓名副其实。

  清明原本是指导农耕活动的节气,而后随着时代演进,清明逐渐由节气而演变为习俗性的节日,它甚至容纳了寒食节、上巳节的内容,成为至今活跃于人们生活中的清明节日。踏青、扫墓、插柳、蹴鞠,人们将各种情感寄托于丰富的活动,在清明节中尽情展示。

  宋元时期春游踏青活动十分丰富。宋代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

  几乎所有的清明活动似乎都折射出人们对于古往今来时序变化的思考。在清明节,人们洒扫墓地祭祀先人,是一种缅怀;人们踏青、插柳、蹴鞠,又不无对未来的期盼和祝福。

  清明意味着春天最好时光的开始,之后就是谷雨,气温开始上升,降水增加,无论贫富贵贱,人们公平地体会到了自然所赐予的美好风景和天气。清明激发了文人墨客的诗兴,成为历代文人创作的高发期。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日忆诸弟

  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清明日

  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郊行即事

  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采桑子

  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清明

  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即事

  瞿祐

  风落梨花雪满庭,今年又是一清明。

  游丝倒地终无意,芳草连天若有情。

  满院晓烟闻燕语,半窗晴日照蚕生。

  秋千一架名园里,人隔垂杨听笑声。

  “清明”这一名词除做节气名称之外,还是人的气质爽朗、社会政治清明的指称。在传统中国语境中,清明正是这样一个蕴含着美好自然寓意和人文寓意的名词。(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鲍爽 施希茜 赵国利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