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廉洁恩阳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2015版网站信息归档 > 理论热点 > 精辟观点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八维,中华文化的DNA”(五)【阅微】礼:不学礼,无以立

发布日期:2016-10-24

 

     礼义廉耻,是八维的第二层面。《管子·牧民》中说“国有四维”,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意思是,礼、义、廉、耻是维系国家的四项道德准则,如果它们不能被推行,国家极易灭亡。由此可见礼义廉耻的重要性。
  中国素有礼义之邦的声誉,在几千年的社会生活中,礼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育养理想人格、道德言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文化就是礼的文化。那么,什么是“礼”?
  礼源出于祭祀,繁体作禮,在殷墟甲骨文中有以下两种字形:
1111111
  从字形可见,礼是两玉盛于豆中,以示献于神主,祈求祐福。本义正如《说文解字》所言,是“事神致福”。这一意义在《礼记》、《仪礼》等中较为常见。后来,礼渐渐从祭祀扩展到政治、社会领域。
  总的说来,礼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即政治伦理领域。有这样一个故事:根据周礼,春秋时期宫廷舞乐的标准是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八人一行为一佾),鲁国的季氏却用八佾,这就不合礼制了,于是孔子谈及此事时,就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二,即社会人伦领域。礼还可以用作动词,意义为以礼待人,这就说的是人际关系。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礼的运用,贵在能和,在社会人群之中调融使和谐。我们常说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是有前提的——“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只要做到敬、谦恭有礼,四海之内就都是兄弟了。可见礼在人与人相处之中必不可少。
  三,即个人道德品质领域。“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荀子·修身》)修身离不开礼,“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君子行大道,就要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博文是在学习上,约礼则是在修身上,两者并进方可有用。
  钱穆先生曾说:“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礼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伴而生,无论是对个人修身而言,还是对政治经济文化而言,礼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孔子教导儿子伯鱼时说,不学礼,无以立。或许还可以这样说,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和。(撰稿:施希茜 编导:赵长军 周哲 包装:陈晓晴 配音:张东岳)